今天捧一位營業員朋友的場,去聽了一場類全委保單的說明會。現在這產品可說是金融界最火紅的產品,今年銷售量佔了投資型保單的六成。類全委保單早在幾年前我在銀行就在賣了,只是當初跟理專求爺爺告奶奶的拜託,還是賣不出去,什麼客戶買這個資金就被鎖死不能進出啦,代操的不可信啦,反正對業績沒太多幫助,不好解釋的,理專都不太願意賣。沒想到今年居然鹹魚翻身,熱賣到不行,各位知道類全委如何從票房毒藥翻身的嗎?就是所謂的固定提領機制,也就是高的固定配息率啦!這剛好跟今周刊的配息專題扯上關係,加上我還沒破解過這類產品,那就讓Jim男帶大家看看這產品的眉角在哪裡?
說明會是由某人壽公司搭配某基金公司,這組合就跟我過去工作一樣,專業的顧問搭上行銷取向的理專一樣。不得不佩服保險公司的講者,跟我過去的印象一樣,比基金公司的人行銷話術強多了,跟我上課一樣,喜歡以問答的方式來與聽眾互動,並帶領客戶一步步掉落陷阱。
一開始就問客戶喜不喜歡投資?會回答的多會說喜歡,但講者說客戶喜歡的不是投資,而是賺錢!問大家都不想賠錢吧!每個人一定都會點頭的!再問客戶說過去投資賺錢還是賠錢?絕大多數的人都說賠錢!那喜歡賺錢,不喜歡賠錢的話,那要怎麼做才好呢?又問說法人比較會賺錢,還是散戶?散戶根本就是被抹黑成賠錢的代名詞,大家一定都會回答法人啊!
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已經慢慢地快跌入坑了?那大家把錢交給專業的法人幫你代操好不好啊!你能不說好嗎?不過有人一定會質疑說專家不就是專門騙人家嗎?講者還舉個我也看不太順眼的什麼帥過頭的(原本我就很討厭亂炒房地產的人,且竟還取個比Jim男更嗆的外號),與第四台老師,這些所謂的專家,根本都是為了私慾,利用傻傻的散戶賺錢。這實在高招啊,拿這來比喻,相較之下大家就會認為那些代操的專業投資機構就只會為了投資人的利益,不會亂來,比較值得信賴。但真的如此嗎?
好的講者會很擅長舉例,他把類全委比喻成牧場,讓專家幫你養牛,細心照料,投資人每個月就可有源源不絕的牛奶喝(資產撥回),不會擠奶到奶盡牛亡。問台下觀眾說你們覺得林鳳營的鮮奶是真奶還是假奶?(這段怎麼看起來感覺怪怪的。)若能追蹤每天牛的健康狀況與奶量,就不會造假,指的是可以上網每天查淨值。而大家最詬病的應該都是費用問題,只用一句話就解決了,請專家養牛,要不要付薪水啊?
最後當然要舉個真實案例,運用了某理財雜誌的封面,說什麼兩萬月薪的清潔工,能夠月領八萬!算了一下,月領八萬等於年領九十六萬,本金至少要一千萬以上,若不吃不喝情況下,也要四十年以上才可能存到吧?很明顯這標題是要騙人家來看的,文章還寫說存到了兩間房,可見先生收入應該不差,反正主角要越可憐,反差才會越大,連清潔工都能月領八萬了,我會做不到嗎?唉,這就是台灣的媒體啊!就算是真的好了,把保單當做不動產養是對的嗎?相較之下,今周刊好多了!那雜誌多數文章都是業配文啊!(但你這篇好像也是今周刊的業配文啊,哈!我只業配972期啦!)
這話術大概早就被金融機構用爛了吧!沒錯,我本身也認同這樣的概念,也用過,只是把所有資金丟在一張保單,其實太危險了!遇到土石流怎麼辦?更不用說我早就已經說爛了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的觀念,問那些貪圖高配息而買南非幣或澳幣避險基金的人就知道了,很多人現在都撐不下去了。現場投資人也問到了這問題,資產回撥後淨值會不會一直掉?回答得還不錯,這就跟股票配息配權一樣(台下客戶是股票族),重點要看能不能填息,於是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績效回推測試圖,到目前淨值仍在10以上!但這有很了不起,好棒棒嗎?這幾年是多頭市場,隨便找全球型,平衡型,美股,一堆都可以擊敗這績效!問題是在於空頭市場的時候,若本金一直賠錢,又一直把錢提領出來,投資部位一直降低,未來回到多頭時,有多少部位可以去扳回呢?這跟過去債券多頭時期一樣,錢每月領,本金也不會減少,等到現在債券空頭要來時,看著本金越來越少,一堆人不是挫著等?今周刊就舉了高收益債投資人的例子,一開始的想法也是想把債券基金當成不動產一樣的!
不過主講人還是很強,說這保單有另外一個貨幣帳戶,可以讓你高出低進,空頭時可免費轉到貨幣帳戶。這不是前後矛盾嗎?不是要把投資的事情都交給專家,若有這麼厲害,還買什麼全委?我可以大膽保證,買全委的人一定不會去做停損的事!這些人若遇到跌破10塊時,一定捨不得賣,來到9塊時會想說再等一下好了,就是這樣玩股票才不會賺錢啊,買全委不就是要靠這些專家幫你趨吉避凶嗎?
好久沒這樣火力全開了,百無禁忌,沒有專欄作家的包袱,才是真正的Jim男啊!但若在金融界的Jim,或許一樣會用跟上述一樣的行銷話術來推廣產品,沒辦法,這是職責所在!這篇只是聽說明會有感而發,下篇再來正式介紹一下類全委保單!
留言列表